開欄的話
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,大力唱響共產黨好、社會主義好、改革開放好、偉大祖國好、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,傳承和發揚好閩西共產黨員“聽黨話、跟黨走”的光榮傳統,龍巖市委宣傳部、龍巖市委網信辦、龍巖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、龍巖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開展“百名閩西共產黨員英烈風采”網上宣傳活動,即日起,龍巖市全媒體中心開設“百名閩西共產黨員英烈風采”欄目,網上展示百年來在革命、建設、改革開放的輝煌歷程中,閩西共產黨員英烈用理想和信念,用鮮血和生命為黨旗增添光彩的感人事跡,緬懷革命先烈,傳承紅色基因,凝聚奮進新征程的強大力量。本期我們走進被毛同志稱贊為“中國農民運動的優良干部”——郭滴人的故事。
郭滴人
郭滴人,原名郭尚賓,1907年12月8日生于福建省龍巖縣(今龍巖市)湖洋鄉。郭滴人從小學習勤奮,在校成績名列靠前。小學畢業后,因家貧上不了中學,到漳州叔父郭涵波開的小雜貨鋪里當學徒。后來,在叔父資助下考入廈門集美學校師范部。在學校里,郭滴人閱讀了《新青年》《向導》等進步刊物和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寧的著作,在校刊和報紙上發表揭露現實、抨擊時弊的文章。他決心把自己的滴滴心血全部獻給人類解放事業,于是把原來的名字郭尚賓改為郭滴人。
一年后,學校鬧學停課,學生都散了,郭滴人也于1924年回鄉任族辦的新積山初級小學教師。1926年春,郭滴人到廈門中山中學,找到老同事陳慶隆。恰好這時廣東區委派羅明到廈門招收農講所學員,郭滴人、陳慶隆等即去報名,經考試合格,不久同赴廣州,參加由毛同志主持的第六期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。6月,經李聯星、陳慶隆介紹,郭滴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是年9月,國命革命軍誓師北伐,農講所學員提前結業,300多位學員隨北伐軍奔赴全國各地。郭滴人與陳慶隆、李聯星等8位閩西籍學員以臺灣地區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的身份,到北伐軍東路軍總政治部工作。10月,東路軍收復閩西。郭滴人、陳慶隆等在福建汀漳龍辦事處巖平寧分處工作,領導(龍)巖、(漳)平、寧(洋)三縣的農民運動。他們在龍巖城郊創辦了巖平寧宣傳人員養成所,培養了一批農民運動骨干,并吸收進步青年陳國華、謝寶萱、陳柏生、陳品三、羅懷盛等加入中國共產黨。次年1月,龍巖縣總支委員會成立,陳慶隆任書記,郭滴人任組織委員。此后,郭滴人與陳慶隆在考塘湖洋鄉建立農民協會。接著,他們又幫助城區各行各業工人建立了工會,指導省立第九中學學生建立了學生會。郭滴人、陳慶隆還以臺灣地區黨中央農民部特派員的身份,支持地區黨縣黨部左派青年陳國華、陳樹槐和臺灣地區黨巖平寧政治監察署專員張旭高等人開展工作,實行“二五”減租、婚姻自主,反對封建迷信,禁止算命卜卦,嚴禁吸煙,禁娼等。
1927年4月15日,臺灣地區黨右派杜連茹一伙風聞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,立即勾結反動軍隊,糾集流氓地痞,搗毀臺灣地區黨縣黨部,包圍巖平寧政治監察署,解散了工會和農會。陳慶隆、郭滴人等受到通緝。龍巖縣總支把工作重點轉入農村。郭滴人深入窮鄉僻壤,宣傳發動貧苦農民。7月,鄧子恢從江西崇義回到龍巖,黨總支的力量得到了加強。他們發動群眾,開展農民運動,全縣農協會員近10萬人,許多地區都建立了“黨支部——秘密農會——公開農會”三套組織,共產黨在群眾中深深扎下了根。
郭滴人親自組建的湖源鄉農民協會集體合影
1927年秋天,由閩南陳國輝部改編的福建省防軍第一混成旅進駐龍巖,勾結地方勢力,企圖撲滅革命力量。郭滴人不因形勢不利而畏縮。有一次,他在龍巖各界歡迎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十師過境的群眾大會上,揭露土豪劣紳林尚軒欺壓工農的劣跡,激發了群眾對土豪劣紳的義憤,搗毀了林尚軒的住宅。同年11月,龍巖臨時縣委成立,羅懷盛任縣委書記,郭滴人為組織部長,鄧子恢任宣傳部長,縣委設在白土鎮的后田村。不久,省委派人來閩西傳達八七會議精神及福建省委“爭取群眾、武裝暴動、土地革命、建立蘇維?!钡闹匾结槨6?,郭滴人、鄧子恢在后田領導農民向地主開展“二五”減租,向族長清算公賬款;在村里開辦青年夜校和青年國術館。郭滴人特別注意在貧雇農中發展黨員,建立了后田村黨支部。1928年3月4日,郭滴人和羅懷盛、鄧子恢商議,批準了后田村黨支部的武裝暴動計劃。當夜,暴動人員擊斃地主狗腿子,繳獲地主的全部武裝,召開全村群眾大會,燒毀田契、借約。為了對付軍閥陳國輝的武裝鎮壓,在巖永交界的大排公學成立了以陳錦輝為隊長的后田游擊隊。在郭滴人和鄧子恢的直接領導下,這支游擊隊不斷發展壯大。后田暴動是閩西土地革命之先聲,它標志著閩西革命從此走上武裝斗爭的新階段。
1928年4月,鄧子恢、羅懷盛調外地工作,年僅22歲的郭滴人主持龍巖縣委工作。1929年3月,毛同志、朱同志率領紅四軍入閩,解放長汀。郭滴人帶領縣委人員緊張工作,準備迎接紅四軍的到來。5月23日,紅四軍兵分兩路攻打龍巖西、北兩城門,郭滴人率領游擊隊和農會會員1000多人配合紅軍攻城,并于當天發動全縣農民武裝暴動,策應紅四軍順利攻占龍巖城。6月3日,郭滴人又率領地方游擊隊配合紅軍第二次攻打龍巖城。6月19日,郭滴人率游擊隊第三次協助紅四軍攻打龍巖城,全殲陳國輝旅,龍巖全境獲得解放。同年9月,龍巖縣召開了全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,郭滴人當選為首任縣蘇維埃政府主席。
1930年7月,在閩西第二次黨代表大會上改選郭滴人為閩西特委書記。12月,閩粵贛邊第一次黨代表大會宣布成立閩粵贛邊特委,郭滴人為宣傳部長。1931年春,閩西發生了“肅清社會民主黨”的事件,隨著斗爭的展開,他發現一批又一批優良的黨員相繼被害,連他親自培養入黨的早期暴動領導人陳錦輝等也蒙冤被殺,他感到運動被引入了歧途。不久,他將這一想法告訴了當時任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的張鼎丞,得到張鼎丞的贊同。于是兩人向毛同志作了報告。
1931年7月15日,閩西蘇維埃政府接受蘇區中央局發來的指示,撤銷以林一株為主席的閩西肅反委員會,成立以郭滴人為處長的閩西政治保衛處。9月底,郭滴人帶領閩西政治保衛處采取果斷措施,處置了在“肅社黨”事件中濫用職權、肆意殺害大批革命同志的林一株等人。這年秋天,郭滴人和張鼎丞到瑞金向蘇區中央局和毛同志詳細匯報了閩西“肅社黨”的嚴重問題。毛同志指示他們立即返回閩西,進一步糾正錯誤。郭滴人和張鼎丞回到閩西后,傳達了蘇區中央局和毛同志的指示,釋放了一大批被關押的同志,從而基本穩定了閩西蘇區的局面。
1931年11月,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,郭滴人被任命為國家政治保衛局福建分局局長。1932年3月18日,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長汀召開,產生了以張鼎丞為主席的福建省蘇維埃政府,郭滴人當選為省蘇執行委員并任文化部長。不久,閩粵贛省委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,成立福建省委,郭滴人當選為省委常委。4月10日,郭滴人受省委、省蘇派遣,回到龍巖縣主持黨政領導工作。
1932年10月,臺灣地區黨第十九路軍進占龍巖。郭滴人回到省委,先后擔任省委組織部長、宣傳部長和地方工作部長。
1934年4月,郭滴人到中央黨校第二期高級班學習,6月畢業,被派到寧都縣參加擴大紅軍的宣傳工作。
10月,中央紅軍進行戰略大轉移,郭滴人被分配在第三軍團做宣傳工作。征途上,他風餐露宿,串村走寨,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主張,搞好軍民關系。經過廣西、貴州、云南、四川等省少數民族地區時,他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,使部隊順利通過。不久,郭滴人肺病復發,并染上痢疾,身體十分羸弱。他以無比堅強的革命意志戰勝病痛,爬雪山,過草地,走完了二萬五千里漫漫征途。
長征結束后,黨中央委派郭滴人擔任陜北省委宣傳部長,隨后又調他到中央局組織部任干部科長。他一心撲在工作上,不久肺病發作,病倒在床,但他仍頑強地同疾病作斗爭,撰寫革命回憶錄《紅軍長征記》,可惜只寫了一個篇章——《瑤民回憶錄》,便于1936年11月18日與世長辭。幾天后,黨中央在陜北志丹縣隆重舉行了郭滴人追悼會。黃亞光代表中央致悼詞,高度評價了郭滴人光輝的一生。毛同志稱贊郭滴人是“中國農民運動的優良干部”。
1956年1月,郭滴人的骨灰運回閩西,安葬在龍巖城西北的虎嶺山上。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在安葬儀式上作了《紀念閩西的偉大革命者郭滴人》的講話。他說:“郭滴人同志,他為中國無產階級和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走完了他光輝的一生……他的戰斗一生為閩西人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榜樣,永遠受到閩西人民的尊敬和紀念。”
上杭(古田)思政課題研究中心
版權所有:上杭(古田)思政課題研究中心 網址:www.baoyz.com 備案號:閩ICP備2021001213號
聯系:黎老師 電話: 18850877923 地址: 上杭縣臨江鎮北大路 43號